首页 > 展览 > > > 正文
天天亮点!我们真的找到了给碳酸饮料打气的男人
发布时间:2023-03-07 11:08:02   来源:显微故事  

看故事前的小提示:


(相关资料图)

最近微信公众号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最新故事推送

星标

" 显微故事 "

及时接收每篇最新出炉的人间故事

「我的工作」曲博沉吟了一下,「给碳酸饮料打气吧」。

我本以为这是一个过时的「给苏打饼干扎眼,给趣多多点巧克力豆」的蹩脚笑话,转而意识到,曲博是认真的。

曲博并不是他的本名,而是「曲博士」的简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可能是出于尊重也可能是出于习惯——「曲博」成了同事间统一的称呼。

曲博可能是我最近认识的最「不可思议」的人了。他口中的给饮料打气,也不是开玩笑。

供职于元气森林的曲博,为了让无糖气泡水能够拥有像有糖饮料一样优秀的持气能力和口感,花了 18 个月的时间,只为了研究怎么给气泡水打气。

这 18 个月,他经历了 1 万多次失败,最多的时候一天喝 2.5L 不同口味的气泡水,就是为了找到气体和液体之间微妙的平衡,找到控制气泡的 " 秘诀 "。

「千万别把我写得太伟岸,又是坚守又是追求的」,曲博交代我,「我研究这个挺开心的,很享受。」

像很多人一样,我本以为已经存在多年的碳酸饮料技术早已经成熟,给饮料加气不应该是什么技术难题。但曲博告诉我,制作一瓶无糖气泡水比含糖碳酸饮料更难。

气体给多了,配方香料使用不当,都可能导致喷瓶。气体给少了,气泡水则失去了灵魂,成为平平无奇的果味饮料。

为了让 " 肥宅快乐水 " 既快乐,又健康,曲博花了 18 个月时间,期望成为那个能「控制气泡」的人。

这期显微故事,我们找到了这个在元气森林 " 控制气泡 " 的曲博,让他告诉了我们气泡水 " 控气 " 背后的故事。

以下是关于他的真实故事:

文 | 杨佳

编辑 | 孟冉

不停 " 折腾 "

拥抱自己的赤子之心

曲博是个相当 " 叛逆 " 的青岛人。

大学毕业后他就捧上了外人眼中的金饭碗,可是他却始终觉得生活中少了些什么。于是在老同学的 " 引诱 " 下走上了去往法国的求学之路,一路顺风顺水的拿到了博士学位,回到了国内的大公司继续着他的科研生活。

也许是他骨子里总归是个不安分的人,当他接触到元气森林时,几乎一拍即合。

元气森林里开放和包容的工作风格,深深地吸引了他。像是两个高中男孩在球场上互相看了一眼,就知道,嗯,这哥们儿能处。

" 在元气森林搞科研,让我感受到了很多童趣,这是以前不曾有过的。" 曲博描述他的工作时,眼睛里闪着光亮," 我们会用饮料吹气球、往饮料里扔曼妥思,一起分享全球的气泡水,你知道,带气的饮料本身就让人快乐。"

" 快乐水 " 和 " 无糖水 "

很难兼得

在大部分人眼里,当 " 中年 "、" 博士 "、" 研发 " 等几个标签被套在一个人身上时,多半带着些沉闷、疲惫的刻板印象。

曲博身上就有这些标签,但同在元气森林工作的同事却总爱喊他 " 氛围感帅哥 "。

在同事眼里,这个 42 岁男人不仅 " 头发浓密 ",还因酷爱踢球而有着健硕的身材," 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搞科研 "。

连曲博自己也觉得,如今自己和科研连接最密切的,只剩下手上正在做的事——研究气泡水的成分和气泡,他把自己称为 " 控制气泡的人 "。

图 | 正在研究气泡的曲博

说起工作,曲博严肃了不少," 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制作一瓶无糖气泡水比含糖碳酸饮料更难。老板又希望配料能越‘干净’越好,最近连防腐剂都不让放了。"

元气森林的多口味无糖气泡水,作为时下年轻人挚爱的 " 健康快乐水 ",0 糖 0 脂 0 卡的无糖气泡水能更好地兼顾口感和健康的平衡,成为大家 " 心头好物 "。

2021 年,消费者多次反馈喷瓶现象,公司十分重视,领导更是多次找曲博谈话,势必要找出喷瓶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曲博第一时间把嫌疑锁定在瓶身上,或许是灌装或是单一原料锁等方面出现了问题。但厂线反馈生产过程中一切正常,在排除了生产环节的 " 嫌疑 " 后,大家开始寻找配方本身的原因。

这时,曲博才意识到,或许是喷瓶是 " 饮品种气不持久 " 导致的。

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如果内容物持气能力差,打开的瞬间二氧化碳飞速逃逸,就会导致喷瓶,其中,无糖气泡水比含糖碳酸饮料更容易出现喷瓶现象。

" 其实在气体持久度方面,无糖饮料很吃亏。"

" 某种程度上,液体里‘杂质’越多,气体吸附能力更强。有糖的饮料里,糖分的存在会在物理上提高饮料的吸附能力。而无糖饮料虽然更健康,但是因为杂质更少,所以气体吸附更困难。",曲博解释。

但换句话说,只要能增加气体持久度,就能避免喷瓶。

" 有糖的饮料持气更容易 " 是因为不健康而带来的附带收益,无糖饮料在这方面更难是 " 更健康 " 的代价。就这样,曲博成了元气森林里最执着于寻找 " 气 " 的男人。

气,是气泡水的灵魂所在,无论是持气时间、气体含量,都会直接影响饮料的口感,甚至是 " 第一口,和静止一段时间后的口感 "。

随着研究的深入,曲博的钻研激情也被点燃了," 如果能通过控制气,影响饮料的口感,影响消费者喝到气泡水的情绪,不是一件超酷的事情吗?"

习惯了谦逊的曲博不太好意思说出的另一个理由是,如果这个研究能帮助元气森林的无糖气泡水拥有可口可乐一样含糖碳酸饮料才能有的口感,就更酷了——要是有天能做出一个像有糖可乐一样好喝的无糖可乐,是不是也算成功挑战了巨头?

但这件 " 超酷 " 的事情,实现起来并不容易,毕竟,如何增强饮品持气度在国内饮品行业是个公认的难题。

改变气体也会影响饮料的口感,需要重新调整配方,是一件高成本、未必能有即时回报的事情,出于商业上的考量,许多饮料公司会放弃这项研发。

但没成想曲博将 " 控制气泡 " 这个想法提交上去后,公司几乎毫不犹豫地快速推进了这个研究项目。

就这样,曲博带着一群人踏上了 " 找气 " 的道路。

18 个月失败 1 万次

成为 " 控制气泡 " 的人

尽管公司支持气泡研究,但正式开始前,曲博还是给大家开了个动员大会打预防针," 科学研究是不能确保有结果的,也没有明确产出时间 "。

实验过程如曲博所想坎坷万分。

首先,是摆在眼前的庞大实验量。在寻找喷瓶原因时,曲博发现香精会影响气体活跃性。为了找到哪些香精会刺激气体活跃,项目组筛选了 200 多种材料。

不同灌装工厂使用的原材料有稍微区别,为了结果准确,筛选时曲博还会提许多具体需求给供应商。以至于后来供应商看到曲博就露出 " 你们怎么又来了 " 的表情。

为了减少干扰引起的误差,每项小实验都要反复验证,排除异常后再分析。过程不复杂,但当参与实验的材料超 200 多种时,枯燥、乏味的重复是不可避免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曲博和研究同事见面打招呼时都互相安慰," 急不得,不一定有结果 "。

除了实验量庞大,实验进展慢、原有设备跟不上现阶段的实验也是困扰曲博的难题。

曲博喜欢和人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实验室里的设备,比如在别的饮料研发室不可能见到的 " 打好孔 " 的硅晶圆," 那是我们专门搞来检测气泡的,全国的饮料公司,只有我这边你才看得到 "。

要控制气泡,就要精准地了解气泡逃逸速度。

大部分国内行业采用的方法把压力表放在检测物瓶子上,摇动瓶子后记录压力数据,还有的公司更简单粗暴,直接让大家喝放置了不同时间的饮料,根据主观口感来判断含气量。

无论哪种办法,都不能清晰了解液体中气泡动态变化,误差极大," 和拆盲盒差不多 "。

因此,曲博特意和公司申请,从天然气公司借来压力传感器,将传感器的一头接在电脑上,实时观测数据。当数据可视化后,曲博才发现,原来气体比他想象中 " 逃逸得更快 "。

解决了气体逃逸和逃逸速度后,项目组又开始解决改变气体后口味变化的问题。

持气和配方变化后," 击喉感 " 也会发生相应改变,以可乐为例,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因配方不同," 击喉感 " 也差异巨大,前者温和短暂,后者则持久而 " 霸道 ",让可口可乐在碳酸饮料上立于不败之地。

但喝下去到底爽不爽,是一件非常主观的感受,曲博不得不第一时间找来了市面上所有的含气饮料让实验室同事一起 " 品鉴 "。

击喉感爽的是入口第一秒。为了让这 1 秒口感更好,团队会在实验室直接控制原料配比来尝试口味," 每次不多,每个人分一小杯的量 ",最多的一天曲博整整喝了 2.5L 饮料。

" 失败 " 是贯穿研发周期最多的经验,在整个长达 18 个月的研发中,曲博和团队次数失败超过 10000 次," 听到‘失败’时已经没有情绪了 "。

直到曲博最后终于找到持气比可口可乐还持久的方法时," 麻了,内心毫无波澜 "。当大家开始紧张工厂试生产环节,曲博也十分淡定," 紧张什么?大不了重做。"

只有到成品最终生产出来,普及到市面上的货架上,并从消费者嘴里听到 " 不错 " 的评价时,曲博心里才真正感到一些兴奋," 头一次听到不一样的评价,还真有些不习惯了 "。

波澜不惊的曲博偶尔也会想到,也许那个做出比有糖可乐还好喝的无糖可乐的梦想,可能真的很快就能实现了。

" 控气 "

不能只靠 " 运气 "

在解决产品控气问题后,曲博接受了多次访问,大家似乎总在好奇 " 为什么能成功 ",也试图总结出曲博和元气森林背后的 " 成功方法论 "。

对此,曲博总是谦虚地回答," 我那是运气好 "。但实际上,做科研的人心里都知道,尽管 1% 的运气是成本的关键,但是没有 99% 的汗水,是绝不可能成功的。

图 | 正在研究气泡的曲博

不过对于曲博来说,运气这件 " 玄学 " 的事,从他过往的选择上也有迹可循。比如,曲博能来元气森林工作,本身也是一种主动选择的 " 运气 "。

此前,曲博曾有 6 年时间在国内某乳品公司从事研发工作。传统行业一些 " 固化 " 的思维模式和利益相关方,使得推进一些创新的东西很难。

某天,在元气森林工作的朋友和曲博闲聊,在得知他在研发上的困扰时脱口而出," 要不和我一起来吧,这里做的产品很有新意,大家平时也都接触,你搞的研究很快也能面市,更有成就感 "。

曲博也因此获得了一次内推的机会。面试那天,曲博看到办公室里穿着休闲的同事们走来走去,充满了松弛感,内心还有些担忧," 担心领域跨度大 "。但进入公司后,这种担忧很快就消失了。

" 领导穿着也很随意,大家也会相约着一起打球,平时没有开不完的会,没有 996,大家每天就琢磨着怎么把饮料弄得好喝 "。

作为新消费品品牌,元气森林在研发立项、管理上也比曲博之前待的传统乳品公司更加宽松。但最直接影响 " 运气 " 的一点,则是 " 这家公司愿意在创新上花钱 "。

花 18 个月就研究给水打气这件事本是 " 反商业 " 逻辑的。" 在上一家公司,这种大胆的研发几乎是不可能的 ",曲博说,购买精密仪器、一次次做实验、组建团队……每一项都是巨大的投入," 但这些投入不会被外界所知道 ",他们只会有一点点细微地感受。

在这里,曲博体会到 " 宽容是创新的前提 "。

好的企业文化是创新的前提,元气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热情,同时又会以坦诚真实的沟通方式进行交流,这样彼此之间很容易碰撞出创意的火花——在研发工作的开展上充分相信研发人员,做到 "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所以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展研究工作,体会到了一种 " 自由 "。

在等待实验结果的漫长时间里,经常有身边人问他 " 为什么不选个更赚钱、更有影响力的方向 "、" 不害怕失败吗 "、" 长时间没有研究成果,会不会怀疑自己,会不会有业绩压力?"

" 我从没想过这件事不会成功,我觉得它最后一定能成 ",曲博拿画家类比自己," 画家在画画时,会想着画的商业价值、画的不好、画失败、卖不出去吗?"

" 首先是这件事得有价值吧 ",曲博说,在决定研究气泡时,除了觉得能控制气泡这件事非常 " 酷 " 之外,通过一个细小的改变来影响一个整体,也是他作为研究人员觉得非常有魅力的事情,为此他用 " 控制气泡 " 的超能力形容自己。

相较之下,饮品行业能做的创新多、自由度高,工作起来开心,尤其是用户反馈‘好喝’时让老区特别有成就感," 那都不是暗爽,是心里很爽 "。

更何况于曲博而言,这是一件别人花钱让自己研究爱好的事。" 那我还想那么多干嘛?"

后记

对于写作者来说,曲博是个很有意思的采访对象。

作为理工科博士,他思路严谨,讲话讲究 " 逻辑 ",但作为一个自诩为有艺术细胞,有些感性的男人,他又有作为普通人的情感表达,在两个角色的冲突下,曲博像是一个行走的段子手。

比如他在饮料行业工作,但不怎么允许让孩子喝饮料,如果孩子执意要喝,他就 " 好吧,喝一点点 ";而在做研发时,他也没有很强的使命感说 " 一定要为了孩子的健康,做出好喝的饮料 ",想的是 " 我先把研究推进再说,我失败了大不了换一种给孩子喝,反正这么多选择。"

而作为科研人员是躲在幕后的角色,他主导研究改革的打气方法也不会像产品一样被众所周知,他对此也不甚在意,但又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会溜达去收集用户反馈——每当身边人说好喝时候,会过去说一句 " 好喝吧?我做的。"

这一切都和大众眼中在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一丝不苟做实验的科人员不同。在曲博身上有喜、怒、哀、乐等情绪,也有普通人宽慰自己的无奈时刻。

即在大众眼中,科研是庞大的,是在实验室一丝不苟的;实际上做科研的人也是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也会有无奈的时刻、也会有身不由己的时刻。

这也是他最吸引人之处。

换句话说,曲博的经历可以看做是一个高配普通的故事,在商业、生活、职场、自我中,他找到了一个契合自己的生活状态,然后坚持做自己热爱的小事。

比 " 成功 " 结果更迷人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花 18 个月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这件事本身。

在大时代下,每一个小人物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个小人物都不普通。

我们关注每一个垂直行业的参与者、亲历者,

将视角切换到这些参与到时代变迁、企业进化的人群身上,

通过更专业细腻的笔触,让更多人看见更多人。

先后荣获

2022 年网易号年度影响力作者

2021 年百度百家号优质成长力作者

2021 年度凤凰新闻大风号影响力 TOP50 作者

2021 年度网易新闻网易号年度影响力作者

2020 年度钛媒体年度十大作者

2020 年度腾讯新闻企鹅号优秀内容合作伙伴

2020 年度 ZAKER 影响力排行榜最有价值作者

……

如您有合适的作品,可将稿件直接发给 fangyuanjing2019@163.com

稿件一经采用发布,即刻支付稿费。

关键词: 碳酸饮料 可口可乐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2022 热讯器材装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5 911 5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