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 > > 正文
学生考试中用了一下橡皮,老师竟直接喊来武警,这究竟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3-06-08 17:09:03   来源:宝仲说史  

2015年,江苏一学生考试中拿出一块橡皮,监控老师随意瞥了一眼,顿时脸色大变,下一秒便叫来武警将考生带走了。


(相关资料图)

没过多久,这位考生竟然还惊动了省公安厅。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2015年12月底,一年一度的研究生考试如期举行,此时某考场内一片安静,所有考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争分夺秒地答题。

突然,一名坐在最前排的考生打破了安静,向监考老师表示想去一下厕所。监考老师看了一眼考生名单,发现该考生姓蒋,他的要求并未违反考场规定,监考老师点头同意了。

于是,这位蒋同学就在一位男老师的陪伴下来到了厕所。令这位男老师感到奇怪的是,蒋同学并未解决生理问题,而是在厕所内散步似的开始转圈。

老师还以为蒋同学是感到过于紧张,这才找借口出来放松一下。更何况几分钟后,蒋同学便返回了考场,全程都没做出任何违反规定的事,所以监考老师便没有太过在意他的举动。

此时,考试时间只剩下一半了,所有的考生不管会不会,都低着头在答题纸上奋笔疾书,唯独那位蒋同学答题纸上还空空如也,看他的表情神态,似乎也没有觉得紧张。

监考老师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没想到,又过了半个小时,蒋同学再次举手示意要去厕所。老师们虽然奇怪,但还是同意了。这次陪他去厕所的还是那位男老师,而且跟前一次一样,蒋同学来到厕所后依然是转圈散步,没有解决生理问题。

监考老师对他的怀疑越来越多。而就在这时,蒋同学做了一件奇怪的事,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橡皮,象征性地往试卷上擦了一下,眼睛随意一瞥,刚才还一字未写的他,突然开始奋笔疾书。

在书写期间,蒋同学就将那块橡皮握在手心,时不时瞥去几眼,然后继续往下写。监考老师能明显感受到,蒋同学非常紧张,每写一会儿还要抬头四处张望一下,以实际行动表现了什么叫“做贼心虚”。

监考老师当即走过去,往他手心的橡皮上瞥了一眼,顿时大惊失色,那块橡皮上有一个按钮,旁边还有几行字不断滚动。监考老师立刻意识到不对劲,在没收橡皮的同时,还选择了报警。

几位负责维持校门口秩序的武警,很快赶来带走了蒋同学。他被这阵势吓得有些惊慌失措,警方只是稍稍询问,他便将一同作弊的张某、赵某两名考生供了出来。

得知消息,张某与赵某所在考场的老师,也从两人身上各自搜出了一个滚动着文字的橡皮。可以肯定,这三名考生都作弊了。

按照往年的规定,他们三人都将被取消考试成绩,甚至被禁考一年,被学校记大过。他们既然敢作弊,也就做好了被处罚的心理准备,但他们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监考老师要直接报警来抓人呢?

如果这三名考生只是简单的作弊,或许还不会招来这样的关注。但问题在于,每个考生进入考场前,监考老师都使用金属探测仪,对考生进行了严格的扫描。

此外,考场还安装有信号屏蔽器,学校附近10公里的范围内,都被专业人士切断了信号,还有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监听无线电,按理说考场内什么信号都收不到才对。

而且当时那场考试才进行到一半,外面的人并不清楚试题的内容。监考老师既要为考试的公平负责,也要为自己监考的公正负责。

而警方在没收了三名考生的试卷后,立刻将其送去省公安厅进行审查,结果发现他们三人通过作弊器接收到的答案,居然与标准答案一样,正确率达到了60%。这样的结果表明,这绝对不是一起简单的作弊事件。

警方连夜对三名考生展开审讯,这才得知,蒋同学虽然第一个被抓,但最初决定要作弊的,却是那位赵同学。

赵同学如实告诉警方称,他虽然报名考研,但决心并不够坚定,过去一年来复习得马马虎虎,主要时间还是用来上网了。不过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他也不免紧张起来,生怕自己考不上,于是就动了歪心思。

赵同学在上网时,发现了一些名为“助考神器”的网页小广告,点开一看,发现所谓“助考神器”其实就是作弊器。

他在琳琅满目的“神器”中,看中一款只有橡皮大小的“神器”,能无视金属探测器和信号屏蔽仪,只是卖价比较贵,一块就要5000元。

赵同学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与卖家取得了联系。卖家非常谨慎,没有立刻透露信息,而是再三确认赵同学的身份,然后才答应将“神器”卖给他。

赵同学随后又告诉了好友张某和蒋某,三人一商量,觉得反正作弊暴露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顶多是赔上5000块钱,一年不能考试罢了,要是侥幸通过了,这些付出就都是值得的。

于是三人便以1万块钱的价格,团购了三块“橡皮”。但卖家却说,这些钱只能买到作弊器,想要答案就必须再加钱。三人只好再次支付了几千块钱,这才顺利拿到了作弊器。

不过,作弊“神器”到手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

赵同学三人拿到这样的“作弊神器”后,还专门在开考前,去学校里进行测试,一直试到天黑,这才确定信号最好的地方是厕所。

于是便有了前面的那一幕,考试中蒋同学先后两次要求去厕所,去了却不解决生理问题,而是在厕所内随意溜达,回到考场后却能奋笔疾书。

警方根据三人提供的信息,对“作弊神器”背后的卖家展开调查,很快就发现这伙人藏在湖南长沙,而他们提供的“作弊神器”生产地却在深圳。

该团伙的主犯曾某,表面身份是一家网络机构的老板,但背地里却靠着帮学生作弊来赚钱。曾某等人根本就不是高学历人士,甚至文化水平也不高。那么,他们又是从哪里弄来准确度这么高的答案的呢?

曾某解释说,这是因为他加入了好几个特殊的QQ群,群友们也都是干这行的,一有考试便互相交换考试答案,有的专门提供数学题,有的则负责英语题,或者其他专业课的题目答案。

其实曾某等人也无法保证,这些答案就一定是对的,如果答案错了,作弊的学生没能考过,那他们也只能自认倒霉。

这次“橡皮”作弊事件后,国家又新增出台了多项法规,用于严惩像高考和研究生考试等大型考试的作弊行为。赵同学三人虽然正好撞上了枪口,但最后警方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后便释放了。

不过,他们依然受到了惩罚,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不能参加考试,学校也对他们进行了记过处分。因为一时的糊涂,他们花了大把的金钱,还在人生履历上留下了一大污点,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2022 热讯器材装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5 911 578@qq.com